齒輪泵產生振動與噪聲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1)機械原因
②因油中污物進入泵內導致齒輪等部件磨損拉傷而產生噪聲。應更換油液,加強過濾,拆開泵清洗;對磨損嚴重的齒輪,須修理或更換。
④齒輪軸向裝配間隙過?。积X輪端面與前后端蓋之間的滑動接合面因齒輪在裝配前毛刺未能仔細清除,從而運轉時拉傷接合面,使內泄漏大,導致輸出流量減少;污物進入泵內并楔入齒輪端面與前后端蓋之間的間隙內拉傷配合面,導致高低壓腔因出現徑向拉傷的溝槽而連通,使輸出流量減小。對上述情況應分別采用以下措施修復。拆解齒輪泵,適當地加大軸向間隙即研磨齒輪的端面;用平面磨床磨平前后蓋端面和齒輪端面,并清除輪齒上的毛刺(不能倒角);經平面磨削后的前后端蓋其端面上卸荷槽的深度尺寸會有變化,應適當增加寬度。
(2)吸入空氣
②對泵軸一般采用骨架式油封進行密封。若卡緊唇部的彈簧脫落,或將油封裝反,或其唇部被拉傷、老化,都將使油封后端經常處于負壓狀態(tài)而吸入空氣,一般可更換新油封予以解決。
③油箱內油量不夠,或吸油管口未插至油面以下,泵便會吸入空氣,此時應往油箱內補充油液至油標線;若回油管口露出油面,有時也會因系統內瞬間負壓而使空氣反灌進入系統,所以回油管口一般也應插至油面以下。
④泵的安裝位置距油面太高,特別是在泵轉速降低時,因不能保證泵吸油腔有必要的真空度造成吸油不足而吸入空氣。此時應調整泵與油面的相對高度,使其滿足規(guī)定的要求。
⑤吸油濾油器被污物堵塞或其容量過小,導致吸油阻力增加而吸入空氣;另外,進、出油口的口徑較大也有可能帶入空氣。此時,可清洗濾油器,或選取較大容量、且進出口徑適當的濾油器。如此,不但能防止吸入空氣,還能防止產生噪聲。
(3)其他原因
油液的黏度高也會產生噪聲,選用黏度合適的油液。
二、輸出流量不足
①油溫高將使其黏度下降、內泄漏增加,使泵輸出流量減小。應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對于中高壓齒輪泵,須檢查密封圈是否破損。
②選用油的黏度過高或過低,均會造成泵的輸出流量減少,應使用黏度合格的油品。
④發(fā)動機轉速不夠,造成流量減小。應查明原因并加以排除。
三、旋轉不暢
①軸向間隙或徑向間隙太小。重新加以調整修配。
②泵內有污物。解體以清除異物。
③裝配有誤。齒輪泵兩銷孔的加工基準面并非裝配基準面,如先將銷子打入,再擰緊螺釘,泵會轉不動。正確的方法是,邊轉動齒輪泵邊擰緊螺釘,后配鉆銷孔并打入銷子。
④泵與發(fā)動機聯軸器的同軸度差。同軸度應保證在0.1mm以內。
⑤泵內零件未退磁。裝配前所有零件均須退磁。
⑥滾針套質量不合格或滾針斷裂。修理或更換。
⑦工作油輸出口被堵塞。清除異物。
四、發(fā)熱
②油液黏度過高或過低。重新選油。
③側板、軸套與齒輪端面嚴重摩擦。修復或更換。
④環(huán)境溫度高,油箱容積小,散熱不良,都會使泵發(fā)熱。應分別處理。